第82节(2 / 2)
sp;不远处有以前猎户进山留下的木屋。
&esp;&esp;周清和福松进去前捡了些枯枝,抖落上面的雪,在里面升起火来,顺便将蛇大致处理,加了些调料,烤来吃。
&esp;&esp;周清一边吃,一边说道:“这个天气,正常的蛇已经冬眠,现在还出来觅食,说明周围一定有一头猛兽或者凶禽,在入冬前大量进食,导致它极度饥饿,不得已放弃本能,出来捕食。”
&esp;&esp;这条灰白蛇,与一般的蛇不一样,临死挣扎前,有种说不出的灵性。否则一般的蛇,到了这个天气,即使饥饿不堪,也不会动弹,而是将消耗降到极低。
&esp;&esp;或许开启灵智,学会本能修炼的毒蛇猛兽,更耐不住饥饿。如同武者,每日消耗巨大。
&esp;&esp;周清入山,准备了一些辟谷丸,大致原理是由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组成,配合一些药材。这是福山在回春符典采药篇留下的注释。
&esp;&esp;辟谷丸的口感很差。
&esp;&esp;还是烤蛇肉,再加上一些调料好吃。
&esp;&esp;这次到底仓促了些,等时间充足,周清还是想进一步改善一下辟谷丸,将其升级为辟谷丹,至少味道得达到普通水准。
&esp;&esp;这样的改进,也能磨练他的炼丹术。
&esp;&esp;初阶炼丹术(略通),还是太低了。炼丹术的进步速度,比五脏戏还慢,而且现在还是初阶炼丹术,真不知往后的中阶、高阶之类,怎么能提升得上去,时间的花费,不得几十上百年起步。
&esp;&esp;但是,越是艰难,说明潜力越大。
&esp;&esp;福松明白周清的意思,有猛兽大量进食,说明这个猛兽过冬的储备很丰厚,且一定体型不小,现在又大概到了七品叶人参所在位置的大概方向,只是暂时不能判定出具体位置。
&esp;&esp;可从灰白蛇被迫在这样严寒的天气出来觅食来看,守护七品叶人参的巨蟒,应该在附近不远了。
&esp;&esp;希望就在前方。
&esp;&esp;蛇肉的香味,飘出木屋。
&esp;&esp;这时一只花豹从旁边的树林里,无声无息间走了出来,靠近木屋的门口。周清和福松同时微微色变。
&esp;&esp;一声虎啸在木屋中响起。
&esp;&esp;花豹如一只轻盈的猫,扑向木屋。强烈的饥饿感,驱使他想要冲进木屋,进行一场捕猎。
&esp;&esp;哪怕里面有火,它也顾不得了。
&esp;&esp;火能给它带来恐惧,恐惧却压不住进食的欲望。
&esp;&esp;莫说禽兽,便是人也很难挨住饿。
&esp;&esp;史书上往往有数字带过的一笔,“岁大饥,人相食”。
&esp;&esp;看起来轻描淡写,实则是地狱般的场景。食物危机,在古代世界是很难解决的,哪怕号称康乾盛世的时代,有红薯玉米大为推广。实则也是通过缩减了平民用餐次数,加上吃糠拉稀才完成。
&esp;&esp;要知道,汉族早先的传统是一日三餐,到了大清则是大力推广为一日两餐。
&esp;&esp;另外,即使如此,在康熙乾隆时代,依旧有时人笔记或者一些县志史料之类的记载,某处饥荒,人竞相食。
&esp;&esp;乾隆时代的救灾次数很多,堪为历史之最,可依旧有甘肃冒领赈灾粮长达二十年,消耗国库银多达几千万两的事发生。
&esp;&esp;不被饿死,是一切生灵,包括人类的生存主题。
&esp;&esp;花豹跃起在半空,向着食物靠近。
&esp;&esp;一声虎啸,恐惧的本能令它有刹那恍惚,在它尚未落地时,看到一个充血肿胀的肉掌,拍向自己的脑门,同时腹部遭遇了重击,紧接着又是一记重拳。
&esp;&esp;八卦伏龙掌,虎鹤双形拳,无影腿。
&esp;&esp;花豹到死也想不通,小小的木屋里,居然有两个人类高手,并且刹那间,挨了三种气血武道的当世绝学。
&esp;&esp;这一下子,便是一个罡劲高手,都挨不起。
&esp;&esp;昴日鸡喙里刚塞着一块蛇肉,没来得及鸡鸣。等它吞下蛇肉时,花豹的性命已经交代了。
&esp;&esp;周清看着死豹,道:“师兄,正好咱们饱食一顿,我估摸着那七品叶人参便在附近不远了。”
&esp;&esp;两人都是武者,处理花豹尸体甚是干净利落。而且周清是不忌口的,福松是选择性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