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2 / 2)
游丝如絮,群芳鲜妍,空气中弥散着草木生长、飘摇迎向日光的香气,有许多的毛绒绒在后山上跑来跑去。
司马昱在沈约的游说(忽悠)下慷慨解囊,赞助了一笔修建亭台楼阁的场地费用。
兰亭诗会既然是以流觞曲水的形式呈现,杯盏与托盘自然是要选择上上优雅之物,不得马虎。
若是俗不可耐,让各位大佬兴起的诗情噗呲一下熄灭,那就罪大恶极了。
武陵王司马晞自告奋勇承包了此项任务,自去收集所有符合要求的名贵高雅酒器。
作为东晋十二美的季军,他内心十分激动,甚至想当场来一招舞剑以表明自己的感激之情。
沈约还准备了一块巨大的玉璧,约有数层楼之高,晶莹剔透,价值连城,连一点瑕疵都没有,准备届时邀请每一位参会者都在上方刻字留痕。
梁武帝见了直呼休文会打算盘,这东西运回梁朝,是可以作为镇国之宝,代代相传下去的。
当然,沈约搞的事还远不止这一茬。
在这种时候,工具人陈庆之又被迫出场前往大明位面,寻找明世祖郑成功商议对策。
郑成功眼见沈约有事没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一时深感无语。
他将手头公文搁在一边,修长的手指支在案前,徐徐道:“既然要办诗会,自然不能没有诗集,你到时候将所有人的作品都合为一辑,每人赠送一份。”
沈约试探道:“一人就一份?”
“若是打算多领取,就让他们拿自己的作品来换”,郑成功将名士们安排的明明白白,“善于书法的可以写书法,工于绘画的可以提交画作,若有那种擅长乐器的,也不为难他,交一份独家琴谱就可以了。”
什么,为什么不让他们花钱?
区区金钱,狗都不要!
文人墨客们最有价值的当然是自己的作品啦!
沈约绝倒,这还不为难吗,他也是音乐家,让他直接将自己创作的琴谱交出来,心里简直在滴血。
“你还可以制作一些周边产品进行赠送”,郑成功循循善诱地为他举例,“譬如一些人偶小像,画片卡纸,刻有兰亭诗词的书法杯盏,每人一份,想要多的统统拿作品来换。”
沈约点头应下。
郑成功又道:“得来的那些作品,你到时候分朕一些。”
沈约觉得这完全没问题,主要明世祖的审美和他的审美完全是两个极端,基本不会挑到重合的。
他这些日子也跟柳如是接触了不少,大明作风在郑成功的影响下,主打一个浮华瑰丽,金粉梦华,珠光宝气,匕首剑鞘、甚至书籍的外包装上都镶满了五颜六色的宝石。
他们也很喜欢色泽浓烈炽热的东西,如天边灿烂的云霞,如峰上流动的火焰。
相比之下,梁朝众人的审美就偏向于清新淡雅,仿佛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
郑成功对此表示欣赏无能,这么素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罗马人来了。
罗马帝国就喜欢搞一些纯白色系的大理石雕刻,一点颜料都不加,寡淡无比。
二人正说着,司马晞从镜头前路过,背负长剑,身形挺拔料峭。
“这武陵王根本不读书,毫无诗才,却也要参加诗会……”
郑成功略一斟酌,决定给他安排一个更合理的去处,“正好距离诗会开始还有几天,有人来得早,有人来得晚,你去组织一些预热活动,让他们可以社交交流。至于武陵王,他这么喜欢舞刀弄剑,就让他表演一个舞剑节目吧。”
也算是一种破冰仪式,免得不同朝代、素不相识之人彼此尴尬。
沈约欣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