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72节(1 / 2)
但没走两步,却因脚步太过急促,踉跄了一下,好在旁边的小太监及时扶住了他。
安清这会已经从胤祺那得知了事情的始末,自也知梁九功为何会反应这般大了。
说实话,她是真没想到这么巧,这些日子她一直奔波在畅春园和丰泽园两边,对这朝堂上的事真的是一无所知。
若是她早些知道,早些天便可以把那治青风病的法子拿出来,毕竟第二次药剂喷洒后,那地里的水稻就能看出效果了,也算是有了说服力。
不过,好在这会也不算晚。
她再次庆幸自个今日一时心血来潮去书房找胤祺了,要不然这事按照她之前的打算,是想等到那稻田里的水稻全都治好后才禀报给康熙的。
“我觉得梁公公比你淡定些。”安清扭头看向胤祺调侃道。
听到这话,胤祺不由想到方才自己激动到抱着安清转圈的事,脸上不由一热。
好吧,他不得不承认,这么一看,梁公公的反应是比他淡定多了。
大殿内,梁九功急匆匆走到康熙身侧,“启禀皇上,五贝勒和五福晋有要事求见。”
康熙这会本就在气头上,直接一个眼刀看了过来,“你到底是怎么当差的,没瞧见朕正在忙正事吗,让他们有什么事回头再说。”
梁九功忙躬身请罪,“皇上恕罪,五福晋说她找到了治那青风病的法子了,奴才不敢耽搁。”
康熙直接愣住了,反应了好几秒,才满脸的不可置信道:“你说……她找到什么法子了?!”
底下的众人也都猛地抬起头看向梁九功,甚至连是否会君前失仪都一时给忘了。
梁九功下意识咽了下口水,“五福晋说,她找到治那水稻青风病的法子。”
等安清和胤祺走进来时,率先迎接她的便是满屋子大臣那双眼冒光的视线,有感激、有惊讶、有不可置信。
幸好她知道是什么原因,不然这会肯定被吓到。
“儿媳/儿臣给皇阿……”
“行了,都起来吧。”康熙直接不耐烦地打断了两人的行礼,“老五福晋,你快说,你真把那块稻田里的水稻给救活了?”
安清很严谨地回道:“回皇阿玛,是救活了那块稻田里的一部分水稻。”
康熙一听是一部分,便只以为那法子只能救活一些水稻呢,不过,能救活一些是一些,总比绝收的要好啊。
“一部分是多少?”他追问道。
安清不由一愣,她有些不理解康熙为什么在意这些,难道不是该问是什么法子吗?
“那个,大概是一半吧。”
她虽把那块地分成了八份,但其实她那法子里,是有两种能治稻瘟病,再加上中途效果显现出来时,她及时调整法子的,反正就是那块地水稻最后保住了一半。
康熙一听能救下来一半,瞬间激动地站了起来,“好好好,能救下一半可太好了。”
下首的众人听到一半后,也明显松了口气。
安清一脸懵圈。
不是,那块水稻有这么重要吗,为什么老康看着这么在意救活一半这件事?
胤祺在旁瞧着,也越听越不对劲,他突然想到他皇阿玛之前给户部和农政司的指令是至少救活三成的事……
“不是,皇阿玛,您可能误会了,安清的意思是您那块稻田救活了一半。”
不是她那法子只能救活一半。
康熙皱了皱眉,有些不解,“老五,你话说清楚,这有什么区别吗?”
胤祺愣了下,这……好像是没什么区别。
但问题是安清试验那法子不是这么算的,他一时也有些解释不清楚了,只能转头看向安清:“若是用你那法子治青风病,那些生了病的水稻能救回来几成?”
安清“啊”了一声,但反应了一下后,总算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了,这是在问她成活率啊。
她迟疑了片刻,还是没把话说的太满,“七八成吧。”
第47章 五福晋47
“什么?七八成!!”
一道尖锐有些苍老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吓得安清一激灵。
她循声望去只见众官员中有一老头正颤颤巍巍地站在那,满脸的不可置信。
“五福晋,您、您确定没开玩笑?”
安清轻点了点头,被质疑了她却没生气,因为她能清楚感觉到那位官员并无恶意,大概只是因为太惊讶所致。
“这位大人,妾身知道这是在哪里,不敢有虚言。”她淡声道。
康熙一改方才激动的反应,突然镇定了下来,他坐在上首静静地看着安清,好半晌都没开口,不知在想什么。
这种情况,殿内众人自是也不敢吱声,但同时心里也不由泛起了嘀咕,皇上这是要作甚,难道不应该先关心是什么法子吗?
胤祺见他皇阿玛这个样子,怕会吓到安清,下意识往她身边挪了几分,似是想给她一些安全感。
相比较来说,安清却淡定的多,因为她清楚自己准备的够充分,并不畏惧康熙的任何问题,这也她之所以这般谨慎的原因。
凡是简单了解些历史的都清楚,古今帝王向来都有一个通病,生性多疑,即便是‘千古一帝’的康熙也躲不过去,或者说是高处不胜寒吧,站在那位无人之巅的位置上,他连自己的儿子都这般猜忌,又岂会轻信旁人的一面之词。
大概又过了一会,康熙终于开口了,“老五福晋,你可能不太清楚,这青风病不是儿戏,自古便是更甚于水旱灾的大患,所以,朕有些事情必须要问清楚。”
安清一脸恭敬道:“皇阿玛,过来的路上爷也同儿媳说了些,儿媳知晓轻重,您有什么尽管问,儿媳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康熙轻点了点头,似是对她这个回答很满意,“那朕问你,治那青风病的法子你是从何处而来?”
他倒是没怀疑那法子是否有效,毕竟,这种事情瞒不了人,不管安清还是老五,他们都不傻,若不是真有效果,不会这般送到他面前来。
安清回道:“回皇阿玛,那法子是儿媳自己一个个试出来的。”
康熙挑了下眉,“试出来的?”
安清轻点了下头,也不再废话,直接把随身带来的那本试验田的册子拿了出来,“皇阿玛,这上面是我这些日子各种尝试记录下来的数据,您可以先看看看,再听儿媳给您解释。”
说罢,她把那册子递给了旁边的梁九功。
梁九功接过后,丝毫不敢耽搁,忙上前递给了康熙。
康熙第一眼看到那册子封面上大大的几个字——水稻青风病的实验数据,这名字倒是简单易懂。
他也没多停留,直接翻开了第一页,神色立马变的不一样了,也终于明白安清那句试出来的是什么意思了。
安清这册子做的很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整体分为总分总的结构,中间数据统计方面更是采取了表格的方式,即便是外行人,瞧上一瞧便知道是怎么回事。
更别说像康熙这种经常从一大篇废话的都能精准提出重点的东西,那看这册子自是不在话下。
只是,随着那些册子一页一页的翻动,康熙的脸色也跟着变化了起来,时而眉头微皱,时而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惹得满屋子的人都跟着提着一颗心,但同时也都不由好奇起来,那册子上到底写了什么啊?
安清却很是坦然,对于田间作物实验与统计数据这会,她自认是内行,经她手做出来的东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