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节(2 / 2)
。
话到最后,他目光落在徐有贞的身上,颇有深意的道。
“元玉,你不也是跟着老夫去治了一次黄河,才真正收敛了脾性,得入东宫的吗?”
这……
徐有贞没想到,陈循竟然把话题引到了他的身上。
沉默了片刻,他点了点头,道。
“不错,只有真正见过百姓之苦,才能知道,吾辈当为社稷效死的意义,陈师教导的是。”
陈循在打量着徐有贞,可事实上,徐有贞也在打量着陈循。
时至今日,他忽然发现,自己这位老师,似乎和往常不太一样了。
他虽然没有杜宁那么跟陈循亲近,但是,也算是陈循颇为看重的学生。
当初陈循还是翰林学士时,就常将他带在身边,随侍经筵,要不然的话,那个时候太上皇北狩的消息传来,跟在陈循旁边的,也不会是徐有贞。
陈循说他对待学生都是尽心尽力,的确不是假话。
虽然说在仕途上,他对于徐有贞没有太多助力,但是,不管是南迁之议时,他出言为徐有贞说话,还是后来带着徐有贞治河,再到后来,屡次为他请功,想要帮他在朝堂上谋职。
这些努力,徐有贞是看得见的,这也是他始终对陈循十分恭敬尊重的原因所在。
但是,正因为熟悉和了解,所以,他才更能察觉到陈循这段时间的不同。
他说不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这种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以往的陈循,绝对不可能如此云淡风轻的放弃东宫对清流的前途抬升作用,也不会如此锋芒内敛。
相较于之前他了解的那个老师,如今的陈循,不仅多了几分举重若轻的自如,而且,更加温润平和。
更重要的是,虽然陈循是清流领袖,但是,随着天子逐渐打压清流,重用有地方经历的官员。
慢慢的,似乎陈循的看法也开始有了转变。
换了之前,陈循只怕并不愿意放杜宁出京,但是现在,明明摆着东宫和翰林院的好机会,陈循却说,他早已打算让杜宁出京。
如此便可看出,在潜移默化当中,陈循也在受到天子的执政理念的影响……
将这些念头收拢起来,徐有贞略带忧色,道。
“不过,话虽如此,可是终究有所缺憾,此次出京,杜兄倒是前途大好,但是,清流一脉的处境,却依旧没有改善。”
“而且……”
略停了停,徐有贞抬头看了一眼陈循的脸色,道。
“陈师,您此举,固然是为了杜兄着想,但是,朱阁老那边,您又打算如何交代?”
要知道,朱鉴之所以肯出面弹劾指证江渊,弹劾王翺,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拉拢杜宁入东宫,进而间接的拉拢陈循。
但是如今,江渊伏法了,王翺也被弹劾了,但是,杜宁却没有执掌翰林院,更没有入东宫。
这么看的话,朱鉴可算是白忙活了一场,不给个说法,怕是不太好交代……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