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结果就很明显了,银行业务如火如荼,再没人上折参奏。
银行门口天天排着长龙,官员们就当看不见,反正损失的是皇帝的钱,与他们无关。
当然,也不是没有聪明人,明白里面的诀窍,知道苏叶肯定稳赚不赔。
但他们也不敢与皇帝抢生意啊,尤其那位杀人不眨眼,还有一个杀人如麻的男后。现在的大楚商业一片繁荣,经常出现新式商品,什么生意做不得,实在不行出海一趟,也能赚够本,何必冒着得罪帝王的风险,去抢夺这门生意呢,再赚钱也不行啊!
于是全大楚,目前也只有这家银行,不过银行里面资金充足,已经筹备在江南,东北,西域,南邵,南海爪哇各设立一家。
等这几家走入正规,里面资金充足,就会在全大楚富裕的城市设立,然后是府县。
这个速度会非常快,像滚雪球一般,只需要不到十年时间,就可以遍布全国各地。
届时,她将会推出纸币,用纸币可以直接到银行兑换成金银,不需要多余手续,而纸币也不记名,可以自由流通。
等到百姓使用纸币成为习惯,铜钱和金银就会慢慢退出市场,成为储备金。
那时银行真正的作用才会显现,不是什么存钱贷款,而是发行货币!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时间,现在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一大早,苏叶和戚若起身,穿着便服,带着几个人就出宫了。
早晨的太阳还在东边地平线,可京城街道上已经很热闹了,两边的商铺开门,伙计们整理着货物,把好卖的放到最显眼的位置。
而最热闹的地方,无非是早餐铺和早餐摊,许多工人赶着上工,没时间在家做饭,加上也不差那几个钱,就带着自家小孩一起出来吃,吃完送孩子去学堂,自己去工坊。
苏叶和戚若来到一家巷子口的馄饨摊前,找到唯一一张空桌子坐下。
摊主是一家八口,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带着两儿子两儿媳,一闺女和一个大孙子忙活。
老丈和大儿子负责煮馄饨,老妇人和两个媳妇负责包馄饨,剩下一个儿子收拾,闺女和孙子蹲在角落用干净的水洗碗。
这么多人,按理来说,应该会很轻松,但他们忙的脚不沾地,收钱的功夫都没有,摊前摆放一个箱子,客人吃完直接往里面扔铜板就是。
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这巷子从巷口一直往里,摆着十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人。
有一家人齐上阵的,也有一家三口或者夫妻两个,更有几个女工或男工一起。
显然这家混沌很好吃,几乎没什么空位,也实惠,大碗十六个只需八文,小碗十二个六文,馄饨馅是荠菜加肉末,汤可以多续一碗,即便有人拿着馒头来让他们续汤,老板也不说什么,乐呵呵给打。
那汤是用猪骨和羊骨加在一起熬煮的,味道鲜味,就着馒头很是美味。
这家是真的实惠,老板人也很好,怪不得生意这么好。
苏叶等馄饨的工夫,看到一家四口走过来,见没位置也不离开,耐心等着。
男人穿着化肥厂的工服,女人是纺织厂的,身边两个孩子,女孩七八岁,男孩五六岁,都背着小书包,显然都进学了。
他们的衣服不是特别鲜亮,灰扑扑的,但精神面貌极好,是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上让苏叶想到那个年代的工人,总是激情满满,对未来充满向往。
戚若见她眉眼动容,随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只见到普通的一家四口,也没什么特别的,京城这样的家庭不多也不少,“怎么了?”
“真好!”苏叶笑着道,“以后大楚的子民,都该像他们那样。”
对现在生活满意,对未来有期盼,每一天都充满了激情!
红楼潜龙在渊114 苏叶笑容……
苏叶笑容轻浅却充满了力量,仿佛那样的生活不是美好的期盼,而是唾手可得一般。
让一个家庭如此很简单,可要全大楚百姓都这样,就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任务,不亚于高山险阻。
可戚若就是相信她能做到!
“我帮你!”他语气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苏叶微笑,“好。”
视线转移,正好看到一卖报小童经过,他们的打扮很显眼,穿着统一蓝色制服,背上一个大大的‘报’字,背着统一样式的背包,即便没有叫卖,也能叫人一眼认出来。
“小孩,给我一份报纸,”苏叶扬声道。
路过巷口的小童立马退回来,从背包里取出两份不同的报纸,“夫人,您要今日周报,还是京城见闻?”
苏叶今日穿着改良女装,精致容貌一眼就能瞧出是女性,头发为了方便挽起来,怪不得这小孩喊夫人。
“都来一份,”今日周报是每三天发行一次的报纸,介绍的是朝廷相关国策,不过用浅显易懂的白话说出来,让普通认字百姓能看懂。
即便不懂,听说书先生或者认字的人读一遍,也能大概了解其中意思,非常便于理解。
当初为了让撰稿文人写出这么通俗的内容,安孟文可是下了好大功夫,报纸开办之处,更是亲自上阵,写了十几篇作为参考。
就比如今日报纸上第三板块介绍了商务部的成立,对这个部门作了详细解释,是做什么的,部门主管为什么受到皇帝赏识,以及部门正在招人,懂算术的可前去一试。